“样板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产物 盈策略,主要代表剧目有《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和 《沙家浜》 等等,很多还被搬上来荧屏。其中《沙家浜》一剧中女主角 阿庆嫂 的扮演者,就是著名京剧、昆曲演员 洪雪飞 。 洪雪飞出生于1941年,解放后考入 北方 昆曲剧院,她天资聪慧、学习刻苦,很快就在 新编戏 《晴雯》中展露了头角。运动之初,洪雪飞改唱了 京剧 ,恰好代替了被迫退出舞台的赵燕侠,成为《沙家浜》中的 女主角 。
作为八大样板戏之一的《沙家浜》,主要讲述了 抗日战争 时期,在江浙一带抗战的一些新四军 受伤 后,由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到沙家浜养病。不料被假意抗日的 胡传魁 和刁德一发觉,地下党员阿庆嫂带领沙家浜的进步群众,跟敌人 巧妙 周旋。最后不但伤员安全转移,还消灭了盘踞在那里的 日伪军 。 故事充满了正能量,之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赵燕侠 和刘秀荣都饰演过阿庆嫂。洪雪飞知道,若完全 照搬 两位前辈的演法,很难超越她们,她想演出自己的 特色 来。因此认真钻研、揣摩人物性格,要 推陈出新 。
洪雪飞老家是杭州的,典型的 江南美女 。小时候见过茶楼的老板娘,对她们的言谈举止有一定的 了解 ,这些对她塑造人物帮助很大。果然,经过进一步加工的 阿庆嫂 ,在剧中的表现非常亮眼,尤其是“智斗” 这场戏 。 洪雪飞饰演的阿庆嫂, 儒雅 风趣、干练从容,面对敌人的试探应对自如,少了市井气,多了正能量。这部剧一经 上演 ,就大获成功,尤其是洪雪飞,简直成了阿庆嫂的 代名词 。要知道那个年代,消息闭塞,通讯不便,能让全国观众 熟知 ,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沙家浜》被搬上 荧屏 时,阿庆嫂的扮演者就是洪雪飞。她本来是唱昆曲 出身 ,改唱京剧后,开始把一些唱腔和动作跟昆曲 结合 起来,取长补短,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 特色 。 可能是她饰演的 阿庆嫂 太深入人心,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曾经唱过昆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洪雪飞又 回归 到昆曲舞台。为了尽快熟悉剧目,她每天早早就起床练功 背戏 ,虚心跟前辈周传瑛、姚传芗、沈传芷等等学习《长生殿》、 《牡丹亭》 等戏。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洪雪飞结识了丈夫 刘弼汉 ,刘弼汉也是戏曲演员,对她倾慕已久,两人1980年 成婚 ,那年洪雪飞三十九岁。婚后两人分工 明确 ,妻子专心做事业,丈夫负责 照顾 家庭。 不管是京剧还是 昆曲 ,洪雪飞都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出。为了传播中华文化,她还到 朝鲜 、伊朗、芬兰等国家游历和演出。这些经历都成为宝贵财富, 激励 她不断创新。五十岁以后,洪雪飞 逐渐 减少了演出,开始沉淀下来,想 享受 慢生活。
1994年9月,是新疆克拉玛依炼油厂三十五 周年庆 ,那里很多工人都喜欢阿庆嫂,因此厂里决定请 洪雪飞 来参加庆祝仪式并演唱《沙家浜》。山高路远的,洪雪飞 身体 不太好,就不想去,可厂领导的热情 邀约 和工人们的期盼让她不忍拒绝。
没想到这一去竟然发生了意外,到乌鲁木齐机场时已是 深夜 ,负责接她的司机也是疲劳 驾驶 。在去克拉玛依的路上,一个不留神,她们乘坐的面包车就撞到了 路基上 ,在后排休息的洪雪飞当场 死亡 。 克拉玛依炼油厂的领导心怀 愧疚 ,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慰其家属。他们把十万元 抚恤金 交给了洪雪飞的丈夫刘弼汉,刘弼汉没有拒绝,之后的做法却出人 意料 。他用这笔钱成立了“北京青年京剧演员洪雪飞鼓励奖”,以这种方式来 怀念 把一生都献给京剧的妻子。
斯人已逝,可她塑造的“阿庆嫂”却成了 无法超越 的经典。时至今日,《沙家浜》里还有很多广为 流传 的唱段,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智斗”中,阿庆嫂、胡传魁和刁德一的 对唱 ,而阿庆嫂的唱腔、做派等等,大都模仿的是 洪雪飞 。 洪雪飞的离去是京剧行业的巨大 损失 ,也对家庭造成了沉重打击,刘弼汉用特有的方式 祭奠 了妻子。基金会创立 以来 ,帮助很多青年京剧演员实现了梦想,这 大概 是对洪雪飞最好的告慰吧。
辉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